那曾經單純的自己。
看預告時對本片提不起多大興趣,感覺劇情有點無聊,整體風格普通,人物畫風不是那麼精緻,似乎又是專門給小孩子看的動畫片,不過國外口碑好到誇張,甚至將它喻為皮克斯出品最好的動畫電影之一,原本覺得被誇大,可能是宣傳手法之類,然而實際看過後真心認為差點又因為爛預告錯過一部好電影,預告中呈現出來的氛圍和實際片中內容差異頗大,劇情所呈現有內涵多了。
劇情敘述:
主角萊莉因為父親工作的因素舉家搬遷至舊金山,要準備適應新環境,但就在此時萊莉腦中控制歡樂與憂傷的兩位腦內大臣樂樂與憂憂迷失在茫茫腦海中,大腦總部只剩下掌管憤怒、害怕與厭惡的三位幹部負責,導致本來樂觀的萊莉變成憤世忌俗少女,樂樂與憂憂必須要盡快在複雜的腦中世界回到大腦總部,讓萊莉重拾原本快樂正常的情緒...。
關於電影:
故事的起源是來自導演的女兒,當時製作怪獸電力公司時,可愛的阿布就是以她為藍本,但經過十幾年女兒已經進入叛逆的青春期,不再是那個時常笑口常開的小女孩,所以導演將大腦擬人化,大腦中所有負責感官的神經細胞都有人在負責傳輸訊息給人類的肢體,而且人到青春期時,都會經歷一段負責掌控「歡樂」與「憂傷」兩種情緒的負責人離家出走的狀況,導致情緒大亂。
越小的時候越單純,覺得新奇開心就笑,肚子餓了就放聲大哭,簡單二分之一法則,這小小世界就是我們的全部,很天真,卻幸福。接著我們開始體會到新的情緒表達,遇上討厭食物就咧嘴生氣,電燈沒打開漆黑一片會感到害怕,喜、怒、哀、樂,這四種情緒組成各種記憶,大多數都是感到快樂的,因為懂得還不多,想要的很少,我們很簡單就可以感到開心,感受幸福,感覺自己擁有了全世界,哪怕它其實只是小小一個家的範圍、父母親兩人、和幾個同年紀小朋友,對我們來說這就是好大好大的世界,好滿足。
接著開始出現更多情緒,伴隨著青春成長期,叛逆、青澀、各種壓力,這些外在因素將原本100%都由單一情緒組成的喜、怒、哀、樂變得不再那麼純粹,有時候我們感到沮喪,這沮喪中可能80%是真沮喪,20%則是憤怒或失望,結合起來大腦還是認定這是沮喪,於是傷心難過。小小世界再也不只有家人,對朋友比對家人來得容易傾訴心裡話,更多重要與在乎的人事物進駐心中,成長時期回憶的顏色最多姿多采,我們在摸索,慢慢的成長,開始感到痛,但是不害怕,敢於表達各種情緒,老了以後想起這時期回憶,依舊懷念,覺得無比美麗。
慢慢的,我們沉默,內斂成熟帶來的是將自己情緒隱藏,不像以前那般想笑就笑,想哭就哭了。對於喜歡與討厭的人事物可以面不改色,我們勾心鬥角,我們算計他人,傷害也被傷害著,說著喜歡,其實100%裡只有20%是喜歡,其餘80%是各種心機組成;感到厭惡,但可以為各種利益妥協接受,心在改變很快,理智與情感可以分開,回憶的色彩越來越單一,因為越來越難以感覺快樂,越來越覺得生活不容易,簡單很奢求,人與人之間好複雜。
看完本片後不禁想著「我的樂樂到哪去了?」,是否被落下在哪個時期遺忘,是否也在心底最深處呼喊卻無人聽到,伴隨人生只剩下無止盡增強的憂憂、驚驚與怒怒,如果麻木也是一種情緒的話,算上它吧,我想這也是許多重度憂鬱症人內心共同的想法,曾經那麼單純,那麼快樂,因為一些小事就覺得好幸福,未來看起來是如此明亮、令人嚮往。從何時開始,我們不再笑,連揚起嘴角這麼一個簡單舉動都覺得好累,只想一個人安安靜靜待著,卻又害怕著那無人時刻傾巢而出的黑暗恐懼,很難跟旁人說明白的疲倦,很難讓別人體會的疲累。
會很推薦有情緒問題的朋友看本片,悲傷也好,憂鬱也罷,本片真得很療癒,雖然它畫風感覺挺像給幼稚小鬼看的讀物,劇情卻是如此簡單直接的擊中到我們內心深處,如同溫暖泉水那般細細撫慰著那些傷痕,它讓你想起曾經那個單純的自己,曾經我們所擁有的簡單快樂,那種純樸但最真實平凡的幸福,在成長道路上,那些所遺失與遺忘的,數也數不清,我們付出許多代價,來換取一個更好的自己,這個自己卻不一定是當時所預想、所嚮往的那樣,可是我們只能接受,若是自己都討厭自己,誰會喜歡你呢。
上一部讓我覺得非看不可、非常喜歡、評價極高的動畫片是2008年瓦力,同樣是皮克斯作品,腦筋急轉彎略輸一點,但是是不同層面的推薦,觀看過程中觀眾會忍不住想哭,甚至是不自覺落淚,哭一哭也好,電影告訴我們許多時候不要忍住情緒,不要感到丟臉,哭,也是一種發洩,我們不要只想著要快樂開朗,要坦然接受憂鬱情緒,這也是自我的一部份,年紀越大,越常體會到什麼是百感交集,但這就是人生,不是嗎?
上映日期:2015-07-31~08-01(口碑場),08-07(正式上映)
-----------------------
【劇情】: 8
【架構】: 8
【溫馨】: 8
【娛樂】: 8
【滿分10】: 8
-----------------------
不列入評分之個人喜愛度 : 8.5
短評: 給憂鬱者的療癒電影。
你的腦內世界又是什麼樣子呢?
留言列表